蒙草“生态种子包”通过专家评审,荒漠化防治有了科研新“动力”
近日,“生态种子包”研制与应用技术评价会在蒙草举行。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卢欣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毛培胜等草业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蒙草科研团队在乡土草种研究与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尤其是“生态种子包”相关技术予以肯定。
近日,“生态种子包”研制与应用技术评价会在蒙草举行。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卢欣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毛培胜等草业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蒙草科研团队在乡土草种研究与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尤其是“生态种子包”相关技术予以肯定。
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入扎实地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指示》中,作出了“为了满足国内外关心我国绿化事业、愿意提供捐赠的人士的要求,成立中国绿化基金会”的决定。1985年9月27日,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召开,正式揭开了有组织、大规模汇聚民间力量投
深夜,万籁俱寂,忽然草场主、护林员白某听到草原上有声动,便立即走近查看,发现穆某等4人在捕捉蒙古钳蝎。白某马上厉声喝止并驱赶,可对方并不理睬。无奈之下,白某只好打电话联系朋友,请其帮忙共同驱赶。听到白某给朋友打电话后,穆某也打电话,让朋友来支援。
一支由福特探险者车队组成的特殊队伍驶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自驾之旅,而是车企带领车主奔赴“全球治沙样本”工程前线的公益远征。在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的广袤沙海中,“福探长”们正以独特方式参与这场生态保卫战——他们用车轮丈量中国治沙的壮阔历
深夜,万籁俱寂,忽然草场主、护林员白某听到草原上有声动,便立即走近查看,发现穆某等4人在捕捉蒙古钳蝎。白某马上厉声喝止并驱赶,可对方并不理睬。无奈之下,白某只好打电话联系朋友,请其帮忙共同驱赶。听到白某给朋友打电话后,穆某也打电话,让朋友来支援。
9月16日—17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专家学者,展示荒漠化防治经验、交流科学研究成果、表达合作意愿。
2025年9月18日《光明日报》第10版刊发了《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达成共识 全力构建人沙和谐共生新格局》的文章,报道了17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闭幕。论坛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了全球和区域科学研究成果,展示了不同
闭幕式上,《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伙伴倡议》《全球荒漠化监测与数字治理倡议》两项倡议和《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共识》发布,为全球荒漠化防治凝聚新力量、注入新动力。
黄沙漫天,寸草不生,曾经的库布其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这句流传于农牧民口中的顺口溜,正是当年沙区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昔日的不毛之地,已经成为荒漠化防治的典
9月17日,为期2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市落下帷幕。闭幕式上,《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伙伴倡议》《全球荒漠化监测与数字治理倡议》两项倡议和《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共识》发布,为全球荒漠化防治凝聚新力量、注入新动力。
9月17日,为期2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市落下帷幕。闭幕式上,《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伙伴倡议》《全球荒漠化监测与数字治理倡议》两项倡议和《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共识》发布,为全球荒漠化防治凝聚新力量、注入新动力。
9月16日至17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市举办。本次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主办,期间还举办主旨论坛、现场参观、院士对话、专题论坛等活动。
17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闭幕。论坛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了全球和区域科学研究成果,展示了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技术和创新应用实践,分析了当前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技术难题及其解决之道,探讨了推动产业融合和政策协同的现实需
记者15日在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纪念活动上了解到,博鳌亚洲论坛与宁夏林草局签署《博鳌亚洲论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项目备忘录》,将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投资1500万元,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6500亩。(据新华社6月15日电)
9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作题为《荒漠化综合防治与新时代“三北”工程》的主旨报告,介绍“三北”工程最新进展和荒漠化防治合作愿景。
16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记者获悉,“十四五”以来,“三北”工程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面积超2亿亩。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率先实现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
9月16日,以“科学治沙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开幕。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这场汇聚国际组织代表、多国官员与专家学者的盛会,绝非单纯的成果展示平台,而是全球荒漠化防治领域的一次思想碰撞与行动集结,对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具有重
黄沙漫天,寸草不生,曾经的库布其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这句流传于农牧民口中的顺口溜,正是当年沙区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昔日的不毛之地,已经成为荒漠化防治的典
“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关注。我们此次在内蒙古看到的项目展示了良好的科学解决方案和方法。”9月13日—15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办的“走近中国林业和草原”活动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使馆参赞卡拉姆卡斯如是说。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4年后,将“草”纳入这个体系;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强调一字之增:“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